華陶窯隱身在苗栗翠綠的山林中,建築、庭園融合了中國、荷蘭與日本風,創造出一股獨特的「台灣式」風格。
因遊覽車不能進去小路,所以下車後還要走一段路;沿途稻田,火龍果叢及一些果樹看起來挺好看喔!
1984年陳文輝夫婦以一份『惜花連盆』的心意創立的華陶窯,遙望鐵砧山,俯瞰大安溪沖積扇平原,創立即規劃了柴燒窯與陶藝工作室、園林景觀與本土植物園,以『根源於土地本質』的生活思考為起點,並以製陶、燒窯、種植、造景、復育原生植物的理念經營。
進入華陶窯前,居然有漂流木鳥居,實在很酷喔!
這邊主要都是紅磚頭蓋的圍牆、建築物,很有復古的味道。(據說是荷蘭式砌法紅磚牆)
華陶窯是台灣三大庭園之一,另外二個分別是新竹的南園及板橋的林家花園;台灣的園林建築從荷蘭統治時期開始,清朝中後期許多富商仕紳為了展現財力或社交需求,紛紛投入園林建築的競賽中,時至今日,許多當時著名園林因為年久失修而傾頹令人徒留惋惜。
台灣現存的三大名園雖然歷史不算十分悠久,但以佔地之廣及技工之巧並不遜色於其他歷史建築……
詩詞配著水井落花,進門就很震撼啦! 今天行程就是在華陶窯一整天,先由導覽帶去植物園區及生態區步道,午餐是割稻飯自助餐,飯後體驗捏陶藝術。
華陶窯總面積約6公頃,以空間區分為兩個園區,1是景致優美的【台灣式人文庭園】2是【自然生態植物園】
參觀”生態植物園”是需要預約的,因為有專人導覽,可惜很多內容shine記不清啦!
還記得口才很幽默的導覽介紹,這六畜是園區懷念之前飼養的老狗等等諸事……
右邊好像是採古法建造的糯米牆,左邊的紅磚矮牆很有特別之處喔!這步道走起來真是雅致。
從糯米牆的缺門可窺伺園內一二…..
處處都是雅致的景觀,居然連石頭上都題字。
導覽介紹的很精彩,團員們都很認真聽;shine為了拍照沒有聽得很完整或沒有記錄,所以有些介紹就遺缺啦!
這紅磚矮牆原來順著路搭建,這一段居然是彎曲不順的。
可惜在照片中顯示不出,其實放大就有歪曲的感覺。
糯米牆上年久已經形成綠色植生牆,造型圓窗好有fu~~
牆上掛著很多台灣七字褒仔歌,因為shine在澎湖二崁古厝也常看,所以特別有感覺。
這種褒歌一定要用台語唸才傳神喔!
導覽正訴說著褒歌的情境
各位看官自己也用台語唸唸看吧!很有趣喔!
森林小徑走來很雅致,但是,別忘記要擦防蚊液喔!(真的很需要….)
看到有咖啡果實懸掛在樹上
自然生態植物園到了
華陶窯依植物的特性用生態造景的方式打造一個生態園區,早春的梅花、山櫻花、茶花,到晚春的油桐花、相思花,夏季的荷花、紫薇、台灣百合、素心蘭、金花石蒜、睡蓮,及秋冬之際的楓香、黃金青楓、山漆、黃蓮木、欖仁等變葉植物,復育台灣原生植物。
窯主非常重視本土文化的展現,所以園內種植的皆為台灣之 原生植物。
當初設此園是供窯主夫人插花之用,並學習培養藝術涵養。
原來這是薑黃的花
薑黃對土壤具有很強的適應性,栽培土壤肥沃,疏鬆,也非常適合軟土或沙壤土。
自然生態植物園讓人感覺真是很療癒
8月已經沒有蓮花看啦!
這一片翠綠對眼睛很保健喔!
導覽又特別介紹
圓柱狀、稠密、穗狀的圓錐花序的貓尾草。
貓尾草能越冬,而枯萎的、淡黃色的花柄則只能抵禦寒冷一小段時間,而且因其獨特的穗狀花序而被認出。
森林小徑
華陶窯的花藝和造景都是由中國詩詞所構築出來的,使遊客享受漫步於林徑,古樸的自然風味。
忽然看到有幾棵樹,樹幹上懸掛著很多砲彈,到底是什麼植物呢?
這植物有著很特別的花朵,原來是砲彈樹的砲彈花;shine在清曼寺也曾看到,是泰國廟宇很喜歡種植的植物。
砲彈樹是幹生花,從樹幹長出枝條,然後開出花來,花多數,多向下懸垂。
砲彈花肉質,瓣內為粉紅色,瓣外為黃色,具有香味,呈總狀花序排列;
花瓣 6 枚,倒卵形,紅色,但外面基部帶黃色色澤;夏季約 5~8 月開花。
園區處處可見詩詞,這也是相當大的特色!
台灣七字褒仔歌
再走生態區步道回庭園
這雅致的步道shine走千遍也不厭倦喔!
植生牆很護眼
其實紅磚矮牆若沒導覽特別提起,遊客應該不容易發現是彎曲不順的。
步道真的粉美…..
走到庭園後面
有棵老榕樹長得很奇特,氣根都粗壯盤旋,窯主順式建築,讓老榕樹獨成一景。
老榕樹不知多少年紀啦?
「缺食硘燒」是台灣俚語,硘字指瓷,古早人從事燒窯工作者,好的成品拿去賣,殘缺的捨不得丟留在家用,意喻生活勤儉。
12點多準備回餐廳享用經典招牌《割稻飯》
華陶窯是台灣首座結合以本土思維作為設計藍圖之園林,具體而微的呈現出近代台灣建築景觀的工法與美學。
《割稻飯》是用大陶碗的自助式午餐,很有特色,不過shine顧吃沒拍照;吃飽後大夥就在庭園角落喝咖啡吃冰棒,聊天。坐位旁的圓窗很不錯,可惜拍人逆光……
庭園角落的【陶人咖啡館】提供火炎山的甘美山泉水燒煮而成;外賣的”春一枝冰棒”,是所謂的果汁作成的冰棒,價格不便宜;shine先點杯咖啡,還不錯喝,後來太閒沒事做,又吃冰棒…….
華陶窯園內有古樸的三合院農院,紅磚、黑瓦、木板門-記錄著台灣移民統治的歷史軌跡,運用就地取材的大安溪石,塑造出特有的河岸環境景觀;
華陶窯寬敞的庭園及相思大樹,四周陳列著石桌供遊客小憩,品茗,以及一些石臼石磨牛車等古老的農家用具,處處洋溢著淳樸的味道;
回家找資訊才知道原來還能登樓拍照,shine居然又錯失機會….
室外的用餐區感覺很不錯
也是適合美拍的場景喔!
俯看苑裡平原美景
1點40分集合,安排捏陶前的注意事項講解,捏陶體驗活動時間約90分鐘;先參觀傳統的窯爐;華陶窯發展出台灣首座的推廣現代柴燒藝術的人文窯場,將苗栗傳統登窯的活化再生,運用相思燃柴的在地獨特之美,創作出登窯與柴燒陶的特色。
shine真的不懂,也不擅長陶藝,所以抱著欣賞的心情參觀……
窯主本身不是學庭園設計的,但他希望能打造一處,將生命、土地、植物,緊緊的連結在一起,於是赴各地學習庭園造景。園中有各種台灣的原生植物,也將許多生活的用具,如古時的車輪、馬廄融入其中。其他如水池、洗手台等,皆為精心製作之陶藝品。
華陶窯庭園磚牆上搭配石材、木料設計的詩牌,唐宋古詩詞、閩客諺語、古典小說、易經卦爻辭、台灣七字褒仔歌;隱現於亭台、水榭、牆沿轉角樹蔭間,大景中展現豪放,更見婉約;轉折處灑脫中略帶淒美。
融合了荷蘭式的紅磚砌法,黑瓦是日本統治台灣時引進的「文化瓦」,加上漢民族特有的木板門,不同民族與文化的建築材料,圓滿巧妙地融合。
到處都可以看到階梯和拱門
大榕樹中間有洞可以讓人鑽進鑽出,美拍很棒!
樹頭糾纏不清,看來很難分辨囉!
這應該是之前走後面時看到的同一棵老榕樹吧!
“缺食硘燒”的紅磚門
好多黑鳳蝶倒掛在樹上,真是很有趣ㄝ!
從這些製陶的擺設薪柴的種,紅磚建築造景,不難看出主人陳先生對台灣本土的熱愛,也讓這座燒陶藝數在經過20年歲月的經營,仍屹立不搖。
柱子上擺飾著鹿角蕨
二樓華陶窯的陶藝教室,導覽很認真的上課。
解說完回到飯廳的木桌木椅,飯廳也就是手作區,遊客可選擇捏陶或手拉坯;手拉坯現場有老師實際授課,很有第六感生死戀的fu,應該比較好玩,成品都可以請華陶窯燒製寄回家(燒窯郵寄的部分自費)。shine缺陶藝細胞,隨便捏捏就到庭園角落閒聊啦!
看到好奇特的花,原來叫龍蝦花。
龍蝦花Plectranthus neochilus(菲律賓石梓,又稱黃花瓔珞、刺瓔珞);葉狀苞片似龍蝦,一串串懸垂好似風鈴。長長的總狀花序有如龍蝦一般,開出的黃色花朵恰似龍蝦的大腳。
華陶窯庭園處處清幽賞心悅目
這是玉葉金花
玉葉金花白色部分原來不是花而是萼片,不過白萼片長的也太密了吧!
結束行程,離開前合唱團依慣例要拍團體照。
當然大合唱才是最重要的喔!
原來「華陶窯」名字的由來是:「華」是花的古字,「陶」就是陶土、陶瓷,「窯」就是燒窯。古樸的農院,紅磚、黑瓦、木板門都是中國式的禪風意境,記錄著歷史的軌跡;雖然沒有捏陶也是個很棒的休憩場所喔!
回車上當然又要走一段路,還好路邊有很多果樹可看;波羅蜜已經結果啦!
紅龍果看起來粉美
shine最愛綠油油的稻田fu;回台北途中合唱團員真是太嗨了,居然一路唱卡拉OK唱到桃園吃飯,飯後再唱到台北,真是永生難忘喔!~END~
留言列表